□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集體采訪
編者按十項舉措拼經濟促發展、打造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先行先試區、謀“兩全兩新”爭“一等一流”……這兩天,我市不少區陸續召開“新春第一會”,圍繞高質量發展,紛紛推出務實做法、特色舉措,努力在新年新征程上為南京高質量發展干出新氣象。
江北新區:抓好招商引資“頭等大事”
【資料圖】
“招商引資是新區今年的頭等大事。”在1月29日召開的“新春第一會”上,江北新區主要負責人的話擲地有聲。
為實現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江北新區今年將緊緊圍繞3+3+X主導產業,組織開展“5221系列招商活動”,包括5場區級層面綜合性招商推介活動、20次出國(境)招商活動、20場主導產業專題招商活動和1000次以上的小分隊招商活動,力爭全年簽約10億元以上項目數超50個,百億元以上項目實現重大突破。此外,新區還將建立“每月通報、雙月觀摩、季度督查、半年回頭看、年終評優”的工作機制,形成競爭爭先的招商工作合力。
營商環境是招商引資的“生命線”,哪里營商環境好,項目就愿意落戶。今年,江北新區將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以赴保障重大項目推進。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方面,推行“拿地即開工”“竣工即交付”常態化,進一步擴大全鏈審批“告知承諾制”范圍,推行重點項目“定制化清單”審批模式,深化“區域評估”“多評合一”改革,助力優質項目早落地、早達效。值得一提的是,新區還將重點打造審批服務“不說不”品牌和政務熱線“先解決問題再說”品牌,將問題訴求解決在早在小。
秦淮區:綱舉目張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1月29日,秦淮區召開經濟發展加速提質推進大會,強調抓住關鍵環節,綱舉目張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健全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在去年“1+6+1”經濟工作專班的基礎上,加快構建完善“5+4”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工作架構,建立健全經濟工作全閉環運行機制,確保工作全流程有序有效運轉。
構建東西聯動、南北共進的發展格局。推動東部的白下高新區、大校場片區與西部主城區在產業上相互賦能、互補發展,加快南部老城南地區和北部新街口地區環境提升、業態升級、聯動發展,實現東西南北“四向發力”、統籌發展。
錨定招大引強、集群強鏈的招商目標。全面提升招商工作的系統性,深入推動招商合作,不斷完善招商政策體系,掀起大抓項目、招大項目的強大聲勢,讓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成為全年經濟工作主旋律。
打造更有情懷、更有溫度的營商環境。強化惠企助企政策宣傳,做深做實企業走訪,持續優化政務服務,努力為企業排憂解難,讓營商環境“軟”實力成為經濟發展“硬”支撐。
玄武區:打造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先行先試區
在昨日召開的“搶抓服務業擴大開放機遇,在高質量發展中爭當示范引領”動員會會議上,玄武區提出,新一年,將全力打造“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先行先試區”,率先發布首批7大場景36個重點項目,從載體建設、機制創新、服務優化等領域明確發展路徑。
第一個場景為外商投資便利化,包括南京律政產業園、徐莊跨境電商產業園、新街口國際服務貿易集聚區等5個重點項目。第二個場景為生物醫藥開放創新,包括南京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創新成果、魚躍集團高端醫療器械全球研發總部等3個重點項目。第三個場景為跨境金融服務和金融創新,涵蓋興業證券江蘇分公司知識產權證券化、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進出口綜合金融服務等7個重點項目。
第四個場景聚焦國際人才服務,納入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紅山國際社區2個重點項目。第五個場景圍繞科技創新合作,包括埃森環境中德芬環境檢測聯合開發平臺、生物育種鐘山實驗室等8個重點項目。第六個場景為“兩業”融合發展,包括匯通達基于產業大數據打造智慧化數字化服務平臺等3個項目。第七個場景為玄武文旅融合特色發展,納入長江路文旅集聚區、鐘嵐里商旅綜合體等8個重點項目。
雨花臺區:謀“兩全兩新” 爭“一等一流”
1月29日,雨花臺區發展大會召開,通過視頻連線直達基層,區、街道、社區三級近2000人同時參加會議。會上發布2023年雨花臺區“全面創新”十大攻堅項目、“全域高新”十大攻堅項目,號召全區上下全力以赴謀“兩全兩新”、爭“一等一流”。
今年雨花的20個攻堅項目,責任單位包括區各機關部門、中國(南京)軟件谷、各街道板塊等。其中“全面創新”項目包括深化雨花臺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深化“林長制”“河長制”建設生態宜居雨花、提升科創載體運營成效、促進雨花全面創新、強化企業質量提升深化“一件事”辦理打造更優營商環境、全力創建省級高新區和首批中國軟件名園、以“三個聯合體”建設為抓手打造基層衛生“雨花品牌”、爭創南京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先行區、深入推進“陽光惠民”工程項目線上監管試點、深化保障房片區社會治理“岱山模式”、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探索創新數字版“楓橋經驗”等。
“全域高新”包括建設數智創新城項目、八五一一所研發項目、南站樞紐智慧城項目、長虹路片區城市更新項目、新濱江現代都市產業社區項目、梅山礦業總部項目、梅鋼智能化原料場整合環保提升項目、蓮花湖周邊公共服務提升項目、都市工業產業集群項目、數字城核心區重點配套項目等。
高淳區:“五榜同曬”拼經濟比貢獻
高淳區“拼經濟、促發展”看比曬拼競賽動員大會昨天召開,在街鎮、園區、部門、區屬企業組織開展“五榜同曬”“拼經濟、促發展”競賽活動。
拼經濟比發展貢獻方面,8個街鎮和4個園區,圍繞經濟發展各環節落實履職盡責要求,在實力增速上爭高低,4家區屬國企,在效能貢獻上爭大小。根據比拼情況,將曬出“優勝榜”。
在拼項目比建設質效上,聚焦項目開工、投資完成等開展比拼,曬出“龍虎榜”。
在拼招商比項目成效方面,聚焦項目招引環節、突出招大引強,促進落地轉化等方面,開展量化指標的比拼,曬出“賽馬榜”。
在拼開放比創新突破方面,圍繞實際使用外資及增速、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占比、技術合同成交額等指標進行比拼,曬出“活力榜”。
在拼服務比營商環境方面,聚焦綜合更優的政策環境、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高效便利的政務環境、公正透明的法制環境、親商安商的人文環境、對標國際的宜商環境等六個方面開展比拼,曬出“效能榜”。
當天的會議上,高淳區還公布了關于加快推進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將從壯大創新主體、建強創新載體、做優創新生態等方面重點發力,切實提升全區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產業創新突破能力、創新創業引領能力,力爭2023年全區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2%,重點監測企業研發支出增長17%。
江寧區:十項舉措全力拼經濟促發展
江寧區昨天召開“招大引強拼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動員大會,發布加強招商引資、加快“雙鏈”融合等十項經濟發展舉措,助力項目招引“高質量”、服務企業“零距離”。
十項舉措,干貨滿滿。其中,《江寧區推進重大產業項目綠色通道工作機制》通過制定優化審批服務、優化用地供地、優化發包驗收、優化問題交辦、優化部門聯動、優化對上溝通等六項工作機制,著力破解項目建設瓶頸,全力推進重大產業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早達效。江寧區發改委主任王誠介紹,各職能部門將綜合運用告知承諾、并聯審批等機制,指導板塊,幫助企業,最大限度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無特殊情況同類材料原則上只提交一次。
實現高質量發展,招大引強是關鍵一環。江寧區制定《2023年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實施意見》,研究出臺《江寧區招商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暫行辦法》《江寧區重大招商項目推進管理辦法》等,以創新資源、高端項目、優質資本和大平臺、大產業、大企業為主攻方向,全方位打造政策統一、要素完備、服務高效、保障有力的招商引資體系,力爭今年新引進2個以上百億級項目、8個50億級項目和一批10億級項目。
會上還發布了《江寧區招商引資引薦人獎勵實施辦法》,對項目招商引薦人最高獎勵200萬元。
浦口區:以作風建設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取決于高素質隊伍。從“百名干部破百題”到“四清、四拆、四整治”,從亮項目建設、亮服務效能“雙亮”行動到民生難題“每月一辦”,近年來,浦口區深入開展一系列專項行動,在全區形成比學趕超、銳意進取的濃厚氛圍。
面對浦口現代化和江北一體化發展任務,干部作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1月28日召開的浦口全區強化作風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大會指出,全區廣大干部必須能謀善斷,把好工作方向;能干善治,抓好工作落實;能征善戰,做好工作表率;能識善任,帶好工作團隊。“作風過硬是真素質,真抓實干是硬功夫。全區上下要始終以硬作風干好大事、解好難事、辦好群眾滿意的事,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浦口新實踐。”浦口區主要負責人表示。
棲霞區:用足用好擴大有效投資“關鍵一招”
在昨日召開的“三區深化作風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動員會”上,棲霞區提出,新一年,將力爭在五十億級、百億級項目上實現新突破。快節奏、大力度、高標準保障項目建設,確保重大項目應開盡開、應投盡投。跟蹤推進去年簽約的110個億元以上項目,力爭再落地見效一批,形成更多投資量、工作量、實物量。
做好產業升級的“加法減法”。重點引進和培育行業領軍企業和“鏈主”企業,壯大單項冠軍、小巨人和高新技術企業,支持中小企業“升規納統”。加速人工智能產業集聚,推動AI+數字經濟領域全滲透,構建創新驅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同時,加快石化、電力等產業技術改造,水泥等產業轉型發展,推動制造業減碳升級。激活“首店經濟”和“小店經濟”,加快消費復蘇提振,力爭社零總額增長5%—6%。
溧水區:“四個指數”吹響奮勇爭先“沖鋒號”
溧水區“轉作風、拼項目、促發展”動員大會昨天召開,會上提出“信心指數”“擔當指數”“項目指數”“勤廉指數”等4個指數,作為評判工作作風、項目建設的“度量衡”,激勵全區上下比學趕超。
近年來,溧水區堅持制造立區不動搖,讓工業挑大梁、讓制造扛大旗,2022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百尺竿頭,如何更進一步?昨天的動員大會上,溧水區提出將持續鼓足士氣,提振比學趕超的“信心指數”,蹄疾步穩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提升干事創業“擔當指數”,出臺15條務實舉措,旗幟鮮明激勵各級干部擔當作為。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對此,溧水區將“項目指數”分解為外出里程數、工地塔吊數、投產達效數、重大項目數、資源盤活數等“五大指標”,作為檢驗項目建設的“試金石”。其中“工地塔吊數”指標將倒逼項目快開工、多開工,快產出、多產出。力爭全年引進超億元項目100個以上,51個省市重大項目上半年開工率90%以上、三季度全部開工。
此外,溧水區提出,以干部的“勤廉指數”換群眾的“幸福指數”。區領導帶頭沉下身子、調查研究,帶頭放出樣子、勤政廉政。把每月的6日、16日、26日定為“企業家服務日”,制定兌現惠企政策清單、涉企需求清單和助企解難清單,剛性落實“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的營商環境理念。
當天,溧水區還發布2023年度省市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共有重點產業項目218個,總投資1089.83億元,當年計劃投資273.53億元,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均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南林大校區、瀘溪河食品等3個項目列入省重大項目計劃。
記者殷學兵鄧露潔于潔塵魯舒婷杜瑩朱旖旎孔偉劉全民李都田詩雨
通訊員江宣玄萱浦軒李欣喻華軒溧宣蔡偉
版權聲明
1、本文為南京日報、金陵晚報、南報網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本網站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