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農作物缺鎂時會出現葉片失綠的現象,初期是由葉尖和葉緣脈尖退綠,再由淡綠變淡黃從而變紫,隨后就會向基部中央進行擴展。除此之外鐵、錳、銅、鋅等則在葉綠素的生物合成過程中有催化功能或其他間接作用。
鎂在植物里面可以起到磷載體的作用,有利于促進根系更好進行生長以及提高植物的養分和水分的利用效率。鎂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所以植物需要鎂才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獲得太陽能,然后用于生長和生產,這樣會有利于提高蔬菜和水果的品質和產量。
另外,作物新葉失綠也是缺鐵;缺鐵元素會導致綠葉失綠葉片開始葉肉變黃,葉脈仍綠,繼之葉片變白,葉脈變黃,葉片兩側中部或葉尖出現焦褐斑壞死組織,久之葉片干裂易脆,壞死組織繼續擴大,致使葉片脫落。
植物缺氮會出現植株淺綠、基部老葉變黃,干燥時呈褐色,莖短而細,分枝或分蘗少,出現早衰現象,若果樹缺氮則表現為果小、果少、果皮硬等現象。
缺磷葉片由深綠色轉為紫銅色,葉脈、尤其是葉柄呈黃中帶紫色,花芽形成困難,開花小而少且色淡,導致果實發育不良,甚至提早枯萎凋落。缺鉀植株矮小,莖桿柔軟易倒伏,葉片常皺縮,老葉由葉尖沿著葉邊出現黑褐色斑色,葉周圍變黃,而中部及葉脈搏仍呈綠色。
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硼、鋅、錳、銅、鉬、氯等16種元素,其中碳、氫、氧這三種元素,雖然需求量大,但是,植物在光合作用時,就可以利用空氣中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水分補充,氮磷鉀需求量最多,被稱為大量元素。鈣鎂硫需求量次之,被稱為中量元素,鐵、硼、鋅、錳、銅、鉬需求量很少,被稱為微量元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