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泰勒
大家好,周末中特估有個大消息。
(資料圖片)
經濟日報:“中特估”不能簡單理解為直接拔高國企估值
21日,經濟日報文章指出,探索建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直接拔高國企估值水平, 引導資金推動股價短期、快速上漲,這既不符合資本市場一般規律,也不利于國企持續健康發展,更與中央“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要求相悖。估值高低直接體現市場對上市公司的認可程度,不管國企還是民企,市場最終衡量的還是經營效益及能否持續穩定地創造價值。 更完善的公司治理、更有效的盈利模式、更可持續性的發展前景,才是“中特估”的應有之義,才是我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長久之道。
評論稱, 機構投資者也應更有作為。機構投資者是市場的主要資金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要牢固樹立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在引導市場進行資源配置過程中,既不能簡單套用西方市場估值理論,也不能搞短期炒作,而是要加強對包括國企在內優質企業的調查研究,不斷完善契合不同類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邏輯,助力探索形成符合中國特色的估值定價體系,更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截至最新收盤,萬得中特估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上漲26.6%,顯著跑贏上證指數。不過近期有所回調。
國信證券分析, 近期中特估指數出現短期回調,主題短期承壓的原因之一在于“股息率悖論”:股息率也是追求絕對收益的資金在避險訴求下看重的投資要點。而隨著股票指數本身的上漲,股息率的空間也被進一步消化,基于國央企高股息投資的思路在遇到難題。
原因之二在于估值-再融資悖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發行股份( IPO 和再融資)價格不得低于每股凈資產,不破凈即意味著PB≥1,而一旦PB高于一倍水平時央企具有較強的增發訴求,供應增加的預期容易讓市場產生擔憂。按照托賓Q來看A股國央企板塊,也是處在1倍以上且一季度顯著走高的狀況,企業通過增發來進行資本開支的意愿長期提升盈利能力,短期供給走高對市場產生潛在波動。
國信證券稱,我們仍看好年內“中特估”的投資機會:一方面,從中特估指數的市凈率和未來一年收益情況的歷史復盤來看,基本呈現低估值-高預期回報的分布形態,而目前即便估值有所態勢,仍處在指數市凈率估值歷史中偏低、預期回報較高的位置,因此從年內中期角度來看,我們對中特估指數仍具有信心。
另一方面,即便離岸美元回流美國造成 人民幣匯率 短期“破7”,但投機資本仍然不敢沽空人民幣。在美國金融風險頻發的情況下,我們對外資布局國內市場持續看好。從外資的觀點來看,主流外資對國央企價值重塑仍較為樂觀。
民生策略分析稱,這篇評論是一個重要指引,將單純的對于估值例如1倍PB的關注,引導到盈利質量和紅利股東回報上。
海通策略分析稱,本輪行情中最強勢的TMT和中特估已經陸續開始調整,根據歷史規律,這可能是市場階段性休整的信號,不過休整也是蓄勢的過程。未來行情或也將出現“去偽存真”的分化,我們認為可以關注中特重估三大可能發力方向,即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安全領域、舉國體制支持的部分科技領域、部分盈利穩定、現金流充裕的國企。
中證協通報:用智能手表作弊,開除!
中證協官網顯示,經查,陳某在從業期間于2022年11月26日參加證券行業專業人員水平評價專場測試,在“投資銀行業務”科目測試中查閱電子手表,上述行為屬于“在測試中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查閱相關內容的”嚴重違規情形,違反了中證協《證券行業專業人員水平評價測試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
中證協表示,考慮到違規行為發生時所在機構已因此對陳某采取責令解除勞動合同的內部問責措施,根據《證券行業專業人員水平評價測試實施細則》第三十九、四十八條等相關規定,決定對陳某采取認定十二個月不適合從事相關業務(全部證券業務)的紀律處分,并按規定記入中國證券業協會執業聲譽信息庫和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
巴菲特,又押對了!下周A股怎么走?十大券商最新研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