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定義
小麥是小麥系植物的統稱,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農作物之一,代表種為普通小麥。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饅頭、餅干、面條等食物;發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物質燃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分類
小麥按播種季節可分為春小麥和冬小麥;按皮色可分為白皮小麥、紅皮小麥和黃皮小麥;按用途可分為強筋小麥、中筋小麥和弱筋小麥。
小麥的分類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全球現狀
1、產量
隨著近年來全球小麥需求的增加及小麥種植技術水平的提升,近年來全球小麥產量不斷增長。具體來看,2022/23年度全球小麥產量為7.88億噸,同比增長1%。
2018-2022年度全球小麥產量及增速情況
資料來源:USDA,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區域分布
從產量結構方面來看,全球小麥產量主要集中在中國、歐盟、印度和俄羅斯四個地區,產量合計占全球小麥產量的一半以上。具體來看,2022/23年度全球小麥產量中,排名前三的地區分別為中國。歐盟和印度,產量占比分別為17.5%、17%和13.2%。
2022/23年全球小麥產量區域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USDA,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中國現狀
1、種植面積
從我國小麥播種面積情況來看,近年來,在我國種植結構調整、土地資源減少及小麥經濟效益下降的因素的影響下,我國小麥播種面積一直在減少,由于我國受播期土壤墑情適宜和種植效益趨好等有利因素影響,2021年我國小麥播種面積有所回升,扭轉了連續四年下滑的勢頭,隨后2022年播種面積再度迎來小幅下降。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小麥播種面積為23520千公頃,同比下降0.2%。
2015-2022年中國小麥種植面積及增速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產量
小麥是中國最重要的口糧之一,小麥產業發展直接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從產量方面來看,的得益于我國小麥育種技術、種植手段的進步以及種植設施化的發展,我國小麥產量在種植面積下降的趨勢下依然保持增長的態勢。據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小麥產量為13772萬噸,同比增長0.6%。
2015-2022年中國小麥產量及增速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3、價格情況
從價格方面來看,2022年初以來,我國小麥價格整體呈上升的趨勢。具體來看,截至2022年4月,我國小麥(中等)集貿市場價格為3.23元/公斤,較2022年4月增加0.08元/公斤,同比增長2.5%;較2023年3月減少0.06元/公斤,環比下降1.8%。
2022-2023年4月中國小麥(中等)集貿市場價格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小麥行業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
四、發展趨勢
1、行業種植設施化、管理精準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小麥種植正從“自然式”向“設施式”發展,從田間進入“工廠”,從農戶的小型精致經營走向企業化的大型精密規模經營。設施農業通過一定的農業設施,能在局部范圍改善或創造環境和氣象因素,為動植物生長發育提供穩定的良好環境。小麥生產過程中,通過采用先進的生物技術、化工技術、信息技術和航天技術等精確化技術,在選種、播種、施肥、噴藥、灌溉、收割等生產環節實現精準化操作,大幅度降低消耗,提高生產效率。
2、行業經營產業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小麥種植業對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的要求越來越高,小麥生產直接受市場的引導和調控,小麥種植產業化將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建設、系列化加工、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農業龍頭企業將成為推動小麥種植產業化的主導力量。
3、行業健康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小麥等農產品的消費觀逐步向“質量型”要求過渡,不僅要“吃飽”而且要“吃好”,國家對農產品安全問題也愈發重視,大力推行“三品一標”工程,并明確提出因地制宜地發展有機農產品。小麥等作為我國最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為能達到產出農產品安全優質的目標,種植過程將趨向科學和安全,即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結合傳統種植技術,運用生態系統工程學方法組織生產,減少對土壤、水體的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供安全健康的農產品。
華經產業研究院通過對中國小麥行業海量數據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業總體市場容量、競爭格局、市場供需現狀及行業典型企業的產銷運營分析,并根據行業發展軌跡及影響因素,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幫助企業了解行業當前發展動向,把握市場機會,做出正確投資決策。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華經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小麥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