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河網訊 初夏時節,走進方城縣望花湖風景區,一棟棟職能化溫室、一座座規整的魚塘繪就一幅田園畫卷,千畝沼荷“接天蓮葉無窮碧”令人神往,這就是方城縣農業農村局主導建設的全國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骨干基地、全省6個亮點基地之一——方城縣望花亭魚苗場。
方城縣望花亭魚苗場位于風景秀麗的望花湖畔,是一個以鱸魚苗養殖等水產苗種為主的綜合漁業科技示范園,2004年建成投產,占地面積265畝,其中養殖水面205畝,園區共分四個功能區,即良種鱸魚苗繁育區、商品魚養殖示范區、觀賞魚養殖示范區和休閑觀光垂釣區。漁場以河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河南師范大學水產學院、信陽農林學院等科研院所為技術依托,推動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2018年成功注冊“望花湖魚苗”商標。
近年來,方城縣農業農村局積極實踐漁業生態健康養殖、養殖尾水處理、用藥減量、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水產種質提升等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技術模式,取得豐碩成果。在生態健康養殖上,重點開展大口黑鱸的魚苗繁育及成魚養殖的推廣和示范工作,鱸魚苗培育和鱸魚商品魚養殖以反季節工廠化繁育模式為主導,與外塘順季繁育相結合,推廣應用膨化飼料鱸魚養殖技術,而且專門定制親魚料,大幅縮短了養殖周期,提高了飼料利用率。在養殖尾水處理上,采取工廠化循環水和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模式,即將池塘原排水系統改造成塘底排污,把縱貫漁場的自然溝作為生態溝,尾水一級凈化后流進生態池,生態池內種植蔬菜,通過二級凈化、曝氣增氧、生物凈化等手段,養殖尾水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實現達標排放。在種質質量提升上,魚卵和水花首選優鱸,并實行最嚴格的檢疫檢測,在養殖過程中的蟲害高發期,堅持每天開展鏡檢監測,確保種苗健康繁育和良種質量提升。在用藥減量上,采用底排污水質調控技術,且放養密度適中,有效防控了病害的發生,養殖用藥趨近為零。
目前,該場每年向社會提供鱸魚規格苗700萬尾,鰱魚規格苗2000萬尾,鳙魚規格苗2000萬尾,草魚規格苗2000萬尾,年產鱸魚成魚30噸。該場正在與河師大喬志剛教授的團隊聯合開展科技試驗示范項目——北方地區鱸魚苗反季節工廠化繁育試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該場于2019年被確定為河南師范大學鱸魚繁養(南陽)研訓基地、信陽農林學院水產學院實習實訓基地,先后被命名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全國農技推廣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全國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骨干基地、河南省級水產良種場、河南省增值放流種質資源供應單位和南陽市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方城縣農業農村局圍繞省委“十大戰略”,先后制定了農業規?;?、規模示范化、示范特色化、特色工業化、工業鏈條化的農業發展“五化聯動”和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環保攻堅“三位一體聯片治理”的發展模式,有效助推了漁業綠色發展。(薛小磊 李海潮/文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