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他是踏著六國戰士的鮮血走上了統一之路。秦軍被稱為虎狼之師,與其他各國展開了大小百余場戰役,殲滅六國軍隊150余萬,秦王嬴政親政的這一年,與強秦戰爭了100余年的六國已無還手之力,各國弱勢已成。
在接下來的十年里,秦國準備每兩年為一個階段消滅一個國家,因此對全國男子進行總動員,組成了百萬虎狼之師對六國開始了滅絕之戰。
六國已成累卵之危,就算再垂死掙扎,也很難抵抗秦國的壓倒之勢,我國著名思想家,也是李斯和韓非的授業恩師荀子曾預言,已經紛爭了400多年的天下將在20年之內統一。
【資料圖】
對六國的殲滅完全按照計劃在進行,秦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剿滅了四國,在對南方大國楚國進行進攻時,遇到了最頑強的抵抗。
李信率20萬秦軍伐楚,初戰失敗。后又發傾國之兵60萬由大將王翦率領對西楚地區發動進攻,楚國集中全國兵力迎戰秦軍,兩軍在淮陽以西展開了決戰,楚軍大敗楚王被俘,秦軍渡江對楚國發動了總攻進軍江南,強大的楚國滅亡了。接下來秦軍又以破竹之勢打敗了齊軍,至此東方六國全部滅亡。
公元前221年,是一個注定要被載入史冊的日子,人們苦苦等待了400年之久的大一統終于到來了,六國都被殲滅,四海統一天下太平了,再也不用打仗了。
百姓們自發地買酒買肉進行慶祝,出現了普天同慶的盛況,秦王嬴政給每個將士都分了一杯酒,將士們開心鼓舞,舉杯同飲。
至此秦王嬴政完成了秦國150年來六代先王的遺愿,為秦國統一事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加冕自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始皇帝,他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因為是第一個,所以用始來開頭,自稱始皇帝。
此后,這位始皇帝用冷血強權統治著國家,集中央與君主集權于一身,他每天要閱讀數百斤的奏章,精力過人,還有半夜狼嚎的怪癖。
秦始皇南征百越、北擊匈奴、開拓西南、修筑長城、度同制、車同軌、書同文,他要讓全國各方面都達到統一。同時嚴苛的打擊六國的反叛力量,注重防患于未然。
秦始皇有著無上的功績,但是他也有著不可饒恕的錯誤,他推崇法家思想,排斥其他學說。焚書坑儒是他最大的過錯之一,他好大喜功,濫用民力,修驪山墓建阿房宮。
十年之后,秦王朝達到了鼎盛時期,秦始皇躊躇滿志,意氣風發,但是這位始皇帝萬萬沒有想到,他為之奮斗了終生的千秋帝國,卻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
秦始皇登基之后進行了幾次出游,公元前210年發生了一些怪事和異象,秦始皇決定再次出游,沒想到這卻是他的死亡之旅。
秦始皇走到趙國的沙丘宮,不幸染病臥床不起,這座陰暗晦氣的宮殿見證了趙武靈王與秦始皇這兩位戰國時代最偉大的帝王的生命終結。
秦始皇駕崩后,宦官趙高與丞相李斯密不發喪,他們正醞釀著一個天大的陰謀,他們矯詔殺公子扶蘇與大將蒙恬,抄近路回咸陽立公子胡亥為二世皇帝,這是秦王朝難逃的宿命,秦朝的厄運終究無法避免。
接下來,被滅掉的六國殘余勢力開始發起叛亂,組成了聯軍與秦軍進行了戰斗。秦軍大將章邯率秦軍主力30萬大破趙軍,乘勝進占邯鄲,趙軍敗退,秦軍兵多糧足攻勢太猛,趙王遣使向天下諸侯求援,但是面對秦軍浩大的聲勢與嚴整的陣容,援軍不敢進攻。
直到十二月,項羽率楚國援軍趕到,這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戰神率領西楚子弟兵大吼著向秦軍進攻,投入秦軍陣營與秦軍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秦軍從未見過如此不顧生死的軍隊,一下子被震懾住了。
秦軍接連敗退,兵士損失了近三分之一,在倉惶撤退中又損失了大量的輜重糧草,秦軍士氣低落,疲憊不堪,也無力抵抗諸侯的軍隊。
公元前207年7月,走投無路的20余萬殘余秦軍向項羽統率的諸侯聯軍投降。沒想到項羽在秦軍繳械投降后,卻違背約定將這些投降的將領和士兵都坑殺了,六國都參與了這次事件,他們借此來報復150年來秦軍對六國的屠戮與仇恨。
這也許因果循環吧,當年秦國軍隊曾在長平坑殺趙國投降的兵卒,沒想到秦國兵將也遭受了同樣的待遇,自東周以來立國長達500年的秦國的終結時刻到來了。
秦始皇的子孫被項羽趕盡殺絕,到處都是燒殺搶掠,阿房宮被熊熊大火包圍,這座舉世無雙的宮殿整整燒了90天,大火燃燒了整個冬季,一直到第二年的早春才逐漸熄滅。
秦王朝的一切,都隨著這場大火灰飛煙滅,埋入了歷史的長河中,此時秦始皇已經長眠于驪山墓中,如果他地下有知,不知會不會從墳墓里爬出來重新組建一支新的百萬雄師。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強大的秦帝國,在秦始皇死后僅僅三年就滅亡了,難道曾經的輝煌真的只是始皇帝為自己圓的一個夢?隨著他的離去夢也醒了,無法再繼續延續下去。如果可以真希望那只是一個夢,那么那些死去的兵將、被殺戮的百姓便只是夢中的一員,并沒有真的死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