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巴西在糧食領域可謂是風光無限,扛起了很多重任。
(相關資料圖)
比如,同為南美的阿根廷因受持續干旱影響,大豆產量不斷被調低,而巴西則風調雨順,迎來了世紀大豐收。產量不僅增長,而且還是天量增產。
根據相關機構預計,2022/23年度巴西大豆產量將達到創紀錄的1.56億噸,同比增加了3000多萬噸,漲幅達到24%。
不僅彌補了阿根廷大豆歉收的空缺,同時也奠定了全球大豆供給寬松的格局。
而在玉米領域,巴西的表現也同樣亮眼。
根據機構預計,2022/23年度,巴西玉米產量也將達到創紀錄的1.34億噸,其中二季玉米的產量就超過了1億噸,同比增長超過10%。
這也使得巴西玉米出口量預期大增,增至5500萬噸,這意味著巴西或將超越美國成為本年度玉米出口量最大的國家。
同樣,在食糖領域,巴西也成為供應的“頂梁柱”。
國際食糖貿易主要以甘蔗為主,產量以及出口量主要集中在印度、巴西以及泰國這三大甘蔗主產國。而今年北半球的食糖產量均不及預期,印度及泰國雙雙走弱,這使得市場的目光落到了巴西身上。
而根據預計,本榨季,巴西將生產創歷史次高水平的食糖,同比或增長達6%,這也將在極大程度上緩解國際糖價連連飆升的局面。
而當前巴西大豆正處于出口高峰期,而巴西的二季玉米也進入收獲期,甘蔗也集中收獲,巴西供給力激增。
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巴西重要港口出現了擁堵。據當地媒體報道,巴西農產品出口的第一大樞紐桑托斯港正面臨嚴重的貨物積壓問題。
擁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巴西今年糧食大獲豐收,大豆、玉米以及甘蔗均大幅增產。而更為嚴峻的是,收獲時間“撞車”了。
之前巴西迎來了降雨,這使得大豆成熟期延長,使得大豆的收獲季與甘蔗收獲季重疊時間增多,這無疑加劇了港口及碼頭的壓力。
另一方面,港口成立多年,倉儲設施等陳舊老化,空間不足,這時再加上糧食產量激增,延長了港口排隊等待的時間。
據當地媒體報道,桑托斯港口的貨輪數量相比3個月前至少增加了3成以上,在通往碼頭的路上,很多卡車排起了長隊,停車場也有不少貨車在等待卸貨。
據一些司機反映,以前貨車到港后,一天之內就可以完成卸貨裝船,而現在至少得3天以上。
隨著巴西港口日益擁堵,市場開始擔憂,是否會影響巴西糧食作物的出口,進而影響全球糧食的供給。
首先,從出口方面來看,當前正值巴西大豆的出口高峰,而我國是全球大豆第一需求大國,在我國的進口大豆中,巴西大豆占比最高。
不過,從目前來看,六七月份我國進口大豆的到港數量并不在少數,均在千萬噸級別以上,因此影響相對有限。
而且另一方面,由于巴西倉儲容量有限,大豆又天量增產,因此豆農們也急于快速出口大豆,所以大豆的供應較為密集。
雖然港口壓力有所增長,但目前來看,拖延效應還沒有大幅蔓延。
而對于食糖領域來說,巴西榨糖利潤明顯高于生物燃料,這使得將有更多的甘蔗用于榨糖而不是生產生物燃料,這使得全球原糖的強勁走勢稍有緩和。
但是由于港口擁堵問題,市場也抱著觀望情緒,雖然走勢稍有緩和,但上漲動力仍存,回調壓力不大。
而玉米則相對平和,因為當前雖然巴西二季玉米正在收獲,但根據政府數據顯示,巴西二季玉米的收獲進度明顯偏慢。
原因一方面是之前部分產區大豆收獲延遲,所以導致二季玉米播種推遲,自然收獲也隨著推遲。
另一方面,港口正集中精力出口大豆,對玉米的銷售也有所延遲。
這么來看,巴西玉米的銷售進度或將有所延遲,這對于我國玉米市場來說,機遇窗口時間相應也會延長。
本文完,感謝閱讀!隨手點贊,給個支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