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聯儲6月停止加息,國內降息預期落地,大宗商品市場又回到了去年年中的位置。去年6月商品指數在美聯儲大幅加息影響下高位跳水并開啟下跌行情。今年6月以來,商品價格小幅反彈,但缺乏進一步的方向性選擇。
【資料圖】
業內人士認為,美聯儲停止加息和海外經濟體的衰退預期或成為影響大宗商品后市表現的關鍵。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存在不確定因素,增量穩增長政策組合出爐的幾率提升,商品價格存在反彈可能,但預計很難出現大幅上行。
關注美聯儲政策預期
近一年來,大宗商品整體以偏弱震蕩運行為主。文華財經數據顯示,截至6月28日收盤,文華商品指數報173.40點,較2022年6月9日高點229.85點累計跌幅超24%。
從長周期看,大宗商品整體告別牛市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從中期博弈空間看,美聯儲停止加息與歐美經濟衰退預期的兌現,成為當前影響大類資產市場的兩大因素。
從流動性方面看,去年6月,商品指數在美聯儲激進加息影響下高位跳水,并開啟了下跌行情。今年6月,美聯儲暫停加息,國內降息預期也落地。大宗商品何去何從?
“中長期看,市場主要關注美聯儲停止加息和歐美經濟體衰退哪個因素率先到來,若在衰退來臨之前,美聯儲便結束加息周期,那么大宗商品后期反彈仍有一定持續性;反之,則可能承壓。”國投安信期貨研究院大宗商品中心負責人鄭若金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盡管6月美聯儲暫停加息,但是美國的核心通脹仍然居高不下,5月核心CPI同比漲幅為5.3%,通脹回落緩慢將導致美聯儲降息仍然遙遠。“當前來看,海外經濟韌性尚存,國內穩增長政策窗口期也已再度開啟,商品市場大跌概率偏低。下半年市場面臨的主要風險在于海外高利率環境下,潛在的金融風險累積是否會導致經濟出現顯著衰退,從而使得需求端快速惡化。”銀河期貨金融衍生品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沈忱表示。
部分商品出現反彈
美國制造業PMI當前仍處回落態勢,而國內外商品價格6月份出現小幅反彈。以文華商品指數為例,截至6月28日收盤,6月以來該指數累計上漲3.88%。
“構成美國核心通脹主要部分的業主等價租金同比數據仍然表現不佳,但部分前瞻指標如美國房地產數據庫Zillow房價指數卻有上升傾向,這使得美聯儲近期仍維持‘鷹派’觀點,利空商品價格。”中信期貨大宗商品策略資深研究員張文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美聯儲貨幣政策效果完全傳導到實體經濟大約需要12-24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兩周,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中的能源、油脂品種漲幅居前;白糖、棉花等軟商品期貨近幾個月來持續反彈。這是否成為內需好轉預期的體現?
“近期部分商品反彈,除了政策預期因素之外,短期匯率波動可能也是導致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當前內需端仍有待政策面的進一步支持,尤其是在修復居民部門資產負債表和預期方面。”沈忱說。
張文認為,近期部分期貨板塊反彈,一方面是由于美聯儲政策預期的變化,另一方面也有自身供應端趨緊的影響。
“最新美聯儲表態依然偏‘鷹派’,對大宗商品有一定壓制。不過,由于多數商品提前對這一因素有所表現,且我國進一步出臺刺激政策的預期升溫,因此短期部分超跌和基本面尚可的品種仍有反彈可能。”鄭若金認為。
商品市場彈性有限
展望后市大宗商品表現,沈忱認為,增量穩增長政策組合出爐的幾率上升,商品價格存在繼續反彈的可能。不過,下半年商品市場的彈性可能相對有限。建議投資者仍需對潛在的外部風險保持警惕,并合理利用風險管理工具。
“若國內刺激政策能夠落地,那么預計后期國內需求有邊際改善的可能,疊加海外需求韌性,因此下半年需求整體邊際有望改善,這對大宗商品有一定支撐作用,不過支撐力度還有待觀察。”鄭若金表示。
“在美聯儲今年難以降息、下半年海外總需求回落、國內新政策需要時間的背景下,商品價格很難出現大幅上行機會,投資機會更多或來自結構性。”張文分析認為,若WTI原油價格超過80美元/桶可考慮以偏空思路為主,若跌至65美元/桶附近則以看多思路為主;對于黑色系品種,待“金九銀十”旺季落地后,如果出現價格低點,可以考慮多頭策略參與;而在三季度,做多貴金屬尤其是白銀期貨,可能是不錯的選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