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并沒有主要討論性反轉的蜥蜴、體型變小的山羊和變差的葡萄酒質量這些氣候變化所帶來的不同尋常的影響,但隨著氣候變化愈發嚴重,這些后果將愈發明顯。
氣候變化的后果
(相關資料圖)
以下是氣候變化給我們的世界帶來的八項意想不到的影響:
氣候變化導致的溫度上升正在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Image:?世界經濟論壇
1. 性反轉的蜥蜴
鬃獅蜥(bearded dragon)是一種澳大利亞本土的蜥蜴。與其他一些爬行動物一樣,其胚胎的性別受孵化時的溫度影響。據《史密森雜志》(Smithsonian Magazine)報道,當天氣變暖時,鬃獅蜥的后代更有可能變為雌性。
英國《衛報》報道,如果在溫度為32℃或更高的巢中孵化,性染色體是雄性的卵實際表現會成為雌性。
由于氣候變化,鬃獅蜥的后代將更有可能是雌性。?Image:?Peter Jung/PublicDomainPictures.net
這讓科學家開始擔心,隨著氣溫不斷上升,雄性鬃獅蜥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少,從而使整個物種面臨滅絕風險。所謂溫度控制的性別決定也會對所有鱷魚、大多數海歸和很多魚類產生影響。
2.?體型縮小的山羊
溫度上升不會使雄性山羊變成雌性,但卻會讓生活在意大利阿爾卑斯山的山羊體型變小。據Science Daily報道,阿爾卑斯山的山羊現在的體重比20世紀80年代平均下降了25%。
彭博社指出,溫血動物的體重可能會由此減輕,因為溫度上升意味著它們將不再需要那么多肉來保持體溫。
為什么這一現象很重要?《國家地理》指出,這可能會對其他自然系統產生影響,因為體型較小的山羊所需的食物也將變少,而且它們總體而言會花更多時間休息、更少時間覓食,以避免體溫過高。這種山羊的數量也可能發生變化,因為體重較輕的山羊在寒冬被凍死的幾率更高。
3. 葡萄酒質量變差
葡萄酒愛好者都知道,葡萄對溫度變化高度敏感。如果條件不適宜,葡萄可能會腐爛或無法成熟,這也是為什么某些年份的酒比其他年份的味道更好、價值更高。
歷史上,山火已經燒毀了很多葡萄園,無論是在西班牙還是加州著名的納帕谷葡萄種植區。但是,即使葡萄在高溫下幸存下來,其味道也會發生變化。“葡萄酒的質量……取決于果實在三大方面的平衡程度:糖、酸和次級代謝物,”BBC的一篇報道說,“在更高的溫度下,果實成熟的速度會加快,導致葡萄出現甜膩的、葡萄干的味道。”
氣候變化意味著到2050年,全世界葡萄酒產區面積或將減少73%。?Image:?世界經濟論壇
這也會提高所產葡萄酒的酒精含量,賦予燒焦的味道,讓酒的風味和香氣的美妙之處大打折扣。美國科學雜志PNAS說,氣候變化意味著到2050年,全世界葡萄酒產區甚至可能減少73%。
4. 咖啡產量減少
雖然全球的咖啡帶和葡萄酒帶所處緯度迥異,沒有重疊,但咖啡作物也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彭博社表示,由于霜凍和干旱,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出口國——巴西的農民今年面臨著阿拉比卡咖啡豆大幅減產的境況。
發表在《PLOS One》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模擬了未來30年咖啡、腰果和鱷梨的生長條件,發現咖啡“最易受影響,所有咖啡主要產區都會受到負面的氣候影響。”
研究還稱,到2050年,高度適合種植咖啡的地區的數量可能會減少50%,而一般適合的地區數量則會減少31-41%。
咖啡在晝夜溫差穩定以及全年溫差穩定的地區生長得最好。這意味著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不僅可能導致咖啡短缺,還會威脅到數百萬人的生計,且主要是在發展中國家。
咖啡生產正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Image:?世界經濟論壇
5. 飛機航行更加顛簸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的Bruce Landsberg去年告訴彭博社,由于氣候變化,
大氣環流模式將變得更難預測,這會導致飛行更加顛簸,并且氣流顛簸目前已經成為航空事故最常見的原因。
美國事故調查人員在2017-20年記錄的飛機重傷中,超65%都是由飛機進入空氣湍流中造成的。
“晴空湍流”(clean-air turbulence)發生的概率在未來幾十年將增加兩到三倍,這也導致大氣環流模式更加難以預測。晴空湍流是由不穩定的氣流引起的。航空新聞網站Simple Flying顯示,顧名思義,這一情況發生在晴空中,而不是在云層中,從而使其更難被肉眼所察覺,甚至雷達設備也難以偵測。
根據NTSB的數據,2009年至2018年期間,在28%的湍流相關事故中,機組人員都未能提前發出預警。“我們的空乘人員被甩到天花板上,然后又掉下來,反復好幾次,導致他們骨折,”美國空乘協會會長Sara Nelson告訴CNN旅行頻道(CNN Travel),“突如其來的湍流讓我們有的人員失去了腳趾,或喪失了工作能力,或受了傷,好幾年都無法工作。”
6. 雷電變多
雷電以每天八百多萬次的頻率襲擊著地球,但隨著全球變暖的加速,這一數字可能會大幅上升。一項研究估計,氣候每變暖1攝氏度就可能導致雷擊次數增加12%。
據Inside Climate News網站,“氣候變化使得空氣變暖,從而使其能夠容納更多水汽,而這兩個因素都會提高雷暴的概率。”
這意味著雷電可能會造成更多損害,如導致更多森林火災,因為閃電可能會在干燥植被中引起火災,并且會大規模破壞電氣設備和電網。
據《衛報》報道,2021年,北極高緯度地區的雷擊次數幾乎翻了一番。
7. 火山噴發
許多活火山兩側都有冰川覆蓋。隨著這些冰川的融化,地球表面壓力隨之減小,這可能會改變火山巖漿的運動,導致更多火山噴發。
科學家們將歷史上的火山記錄與冰川覆蓋情況進行了比較,并發現,隨著氣溫降低和冰層擴大,火山爆發的數量會明顯下降。
科學家們為加深對冰川和火山活動之間聯系的理解,還在進行更多研究。但是,即使在寒冷地區之外,不斷變化的天氣模式也有可能引發火山爆發。
據印度尼西亞當地政府稱,2021年12月該國最活躍的火山之一的一次噴發,是由于持續降雨侵蝕了火山熔巖穹頂。根據全球防災減災知識共享平臺PreventionWeb,“這最終導致穹頂坍塌,下面的巖漿沖破壓力,導致火山爆發。”
8.蛙鳴聲更高
在波多黎各有一種名為考奇(coquí)的青蛙,得名于雄性在夜間試圖吸引配偶時發出的響亮叫聲。而科學家們表示,這種青蛙的叫聲越來越響亮,但這并不是因為處在交配季節,而是因為全球變暖。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Peter Narins說,氣溫升高似乎使得考奇蛙的體型變小了,而這反過來又使其叫聲更高。
科學家補充道,兩棲動物對溫度變化高度敏感,如果溫度持續上升,那么整個考奇蛙物種都可能受到威脅。
本文作者:
Ian Shine,世界經濟論壇議程高級撰稿人
本文原載于世界經濟論壇Agenda博客
關鍵詞: